我们都是意志力薄弱的人
老苗的故事还有后续。
他走后不久,我就找机会跟他说,最近工作太忙,公司这边顾不过来了,要不你再找个人?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合作。
说的很委婉。
他以为是钱的问题,立马打电话过来,经过一番拉扯,他开的价码诚意十足,我做出的拒绝模棱两可。
挂了电话,我心理开始扭曲了,扭曲的原因是发现他真的很有钱,比我想象中的要有钱的多,心理不平衡,为什么一个大学都没上过,道德败坏的人反而能够疯狂敛财?
一方面,内心不断的唾弃,败类,赚的全是黑心钱。
一方面,内心又不断的羡慕,嫉妒,甚至开始有那么一点尊敬,可能是对钱的尊重。
我甚至想过辞职,跟着他干一段时间,学会之后,自己干,觉得自己一定比他干的要好,钱挣够了,收手。
总之,想的很远很远。
第二天醒来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的联系方式全部删除,加黑名单。就是突然意识到一旦有这个想法,一只脚已经踩在了法律线上,趁清醒杜绝一切后患。甚至那几天上班,都没敢拿手机。
怕控制不住自己。
曾看过柴静的一篇专访《高跟鞋虐猫事件》,我看过完整视频,看的过程中,整个人像是被人掐着脖子,要多难受有多难受,残忍至极。现在视频已经看不到了,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还能查到,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。
柴静在文章里写到,采访团队里有一个李,有一个范。
采访间歇,李跟范聊天。李说起多年前也曾经养过一只猫:“养了十七年,自己老死的,经常抱着它睡。”
“如果现在付钱给你,让你踩你自己的那只猫呢?”范试探地问。
“这个如果不存在,它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。”
“如果有如果呢,你就当是一个心理实验。”
“我会收下钱,让人把它带走,不要让我看见。”
“如果一定要你看着,当面踩死呢?”
“如果……钱高到一定程度的话,可以。”
范是个七情上面的人,脸上明明白白挂着伤心。这时候李开始反问她:“如果你也养猫……”
她打断:“不用如果,我就养着一只猫。”
“如果他们付给你足够高的价格呢?”
“绝不可能!”她说得斩钉截铁。
“五百万。”
“绝不会。”
“一千万。”
“不会。”
“五千万。”
“不会。”
“一亿!” 她脸上像有个顿号一样,很短地迟疑了一下。
“不会。”她回答。
李诡谲地笑了笑:“如果更多呢?总有一个能打动你的点吧?你只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动摇你的底线,这是你和我的区别。”
看完这个对话,我就在想,我们的道德到底有没有底线,或者说这个底线会不会因为价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?
单纯的靠我们的意志能维护多少道德?
莫言有一篇文章叫《红床》,写的是一个洗脚妹的内心变化,开始是做收银员,后来亲自洗脚,再后来去干按摩,最后进入终极关卡,就是红床。
莫言描写的内心变化非常到位,刚开始的时候,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做,心里骂她们下三滥、臭婊子,当自己进入这个环境以后,一步一步沦陷。
我经常想象一个场景,假如放一包海洛因在我房间,放的时间足够长,最终会发生什么?
我想,我总有感情受挫的时候吧?总有压力大的时候吧?
那么,单纯靠我的意志能否抵制?
我觉得我能,那是因为我接触不到。
真实的场景是,如果时间足够长,最终我一定会打开,而且自己给自己洗脑,就一次,不会上瘾的。
大学老师曾讲过一句话:我们都是意志力薄弱的人,应该避免让自己碰上这些东西,例如,传销、赌博、游戏、吸毒 ......
躲得远远的,连试的机会都不要。
切莫自信。
如果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,那你想想,你是怎么开始追剧的?就看一集,看完就去学习,结果呢?
你是怎么开始刷抖音的?就刷十分钟,刷完就去工作?
你是怎么开始玩游戏的?就玩一会儿,玩会儿就去睡觉?
把这些“开始”都杜绝了,发现我们也开始自律了。
当发现有些事儿需要考验我们的意志时,不要试图抵抗,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,能多远就多远。
苦李
祝好。
李苦李公众号